精品医学专题—外科诊疗常规.docx
《精品医学专题—外科诊疗常规.docx》由会员分享,可在线阅读,更多相关《精品医学专题—外科诊疗常规.docx(95页珍藏版)》请在文件跳动上搜索。
1、皮下急性蜂窝织炎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感染。多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,其次金黄葡萄球菌、大肠杆菌。 【诊断】一.临床表现:全身不适,恶寒发热、局部红肿热痛、指压退色、边缘不清、淋巴结肿痛二.辅助检查:血常规、脓液涂片、细菌培养、药敏试验。三.鉴别诊断:(1) 产气性皮下蜂窝织炎与气性坏疽区别。(2) 新生儿皮下坏疽有皮肤质地变硬时,应于硬皮病区别,后者皮肤不发红,体温不增高。(3) 小儿颌下咽峡炎区别,后者颌下肿胀稍轻,而口咽内肿胀发红明显。【治疗】一.全身:注射抗生素,首选青霉素。二.局部:早 期:敷贴中晚期:切口引流 丹毒 皮内淋巴管网受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侵袭所致。皮肤、粘膜损伤可继发乙型溶血性
2、链球菌感染。 【诊断】临床表现:(一) 全身症状:恶寒发热,头痛,全身不适(二) 局部症状:皮肤红、肿、痛、热、范围扩大,近侧淋巴结肿大。常发生于面部或下肢【治疗】一.全身:抗生素、青霉素或中药黄连解毒汤二.局部:金黄散涂敷或用硫酸镁湿敷,治疗原发病。 烧伤有热力、化学物质及放射线接触损伤病史。 【 诊 断 】完整的诊断要包括致伤原因、部位、面积 皮肤及深部组织存在创面,面积估计及深度判断如下: 1. 面积估计;常用手掌法和九分法:(1)手掌法,适用小面积计算,以伤员本人单侧手掌五指并扰面积为1%。(2)九分法,将人体各部分成11个九(9%),会阴部1%,即头面颈19%,双上肢29%,躯干39
3、%,双下肢59%,不足12岁,头颈为9+(12-年龄)%,双下肢59-(12-年龄)%。 2. 深度判断;沿用三度四分法。 (红斑型)-烧伤表皮层,创面红色斑块状。面积不作病情分类统计。 浅(水泡型)-水泡皮薄,基底红润,痛觉敏锐。 深(水泡型)-水泡皮厚,基底白或红白相间,痛觉不敏感。 (焦痂型)-创面厚如皮革,毛发脱落,无感觉。 3. 病情分类:参考面积、深度、并发症。(1)轻度烧伤-面积9%。(2)中度烧伤-面积1029%,其中9%。(3)重度烧伤-面积3049%,1019%,或中度有休克等并发症。(4)特重烧伤-面损伤。 【 治疗原则 】 1. 院外急救:(1) 保护创面,避免污染,以
4、干净毛巾或床单包裹,尽量避免移去表皮,化学烧伤需及时大量清水冲洗或浸泡几分钟。(2) 稳定情绪,肌注曲马多或度冷丁。(3) 处理复合伤,对昏迷及有吸入性损伤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。 2. 院内治疗:(1) 中面积以上早期抗休克补液、输血或血浆,首选糖盐水,收住院。(2) 复合小面积烧伤,尽快在严密消毒下清创,可选包扎或暴露疗法,化学烧伤创面清洗后暴露。(3) 伤及吸入性损伤处理,重视呼吸道通畅,必要时气管切开。(4) 早期预防感染,肌注TAT 1500U,并视情况使用抗生素。(5) 有深度创面收入院尽早分期、分批、有计划手术去痂植皮。 颅底骨折【诊断】1. 多为颅盖骨折延伸到颅底,也可由间接暴力所
5、致。2. 颅前窝骨折 可出现鼻出血、眶周广泛於血斑(“熊猫眼“征)、广泛球结膜下淤血斑、脑脊液鼻漏、颅内积气、嗅神经或视神经损伤等。3. 颅中窝骨折 可出现鼻出血、耳出血、脑脊液耳漏或鼻漏,第颅神经损伤或垂体损伤。4. 颅后窝骨折 可出现乳突部或枕下皮下淤血斑,可合并后组颅神经(第颅神经)损伤。5. 颅底骨折的诊断和定位,主要靠上述临床表现来确定。普通x线片不易显示颅底骨折,CT扫描有助于诊断。对脑脊液有疑问时,可收集漏出液作葡萄糖定量检测来确定。【治疗】1. 颅底骨折本身无需特别治疗,着重于观察有无脑损伤及处理脑脊液漏、颅神经损伤等合并症。2. 预防颅内感染。颅盖骨折(一) 线性骨折【诊断】
6、1. 头部外伤史,可能伴有头皮损伤。2. 颅骨X线摄片,CT检查。【治疗】1. 单纯线性骨折本身不需特殊处理。2. 警惕是否合并脑损伤,需留观。(二)凹陷性骨折【诊断】1. 头部外伤史。2. 婴幼儿可呈“乒乓球凹陷性骨折”。3. 骨折部位的切线位x线片,可显示骨折陷入颅内的深度,ct扫描则不仅了解骨折情况,还看了解有无合并脑损伤。【治疗】手术适应证包括:颅内压增高,ct示中线结构移位,有脑疝可能者,应行急诊开颅去骨瓣减压术;引起神经功能障碍,如偏瘫,癫痫等,应行骨折片复位或取除手术;在非功能部位的小面积凹陷性骨折,深度超过1cm者,为相对适应证,可考虑择期手术;位于大静脉窦处的凹陷性骨折,如未
7、引起神经体征或颅内压增高,即使陷入较深,也不宜手术;必须手术时,术前和术后都有需要作好处理大出血的准备。慢性硬脑膜下血肿【诊断】1.脑外伤史 无明确的外伤史或仅有轻微的脑外伤史。多数病人年龄较大。2.临床表现 为慢性颅内压增高症状,记忆力和理解力减退、智力迟钝、精神失常、轻偏瘫及失语等,容易误诊。3.CT检查 可发现颅骨内板下新月形成或半月形影像,多数为低密度影,少数为高密度影或混杂密度影。4.MRI 对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诊断极可靠。【治疗】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应手术治疗。脑挫裂伤脑挫裂伤既可发生于着力部位,也可在对冲部位,轻者仅有轻微症状,重者深昏迷,甚至迅即死亡.,【诊断】 一.临床表现1.
- 配套讲稿:
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,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。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。
- 特殊限制:
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、国徽等图片,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,禁止商用。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。
- 关 键 词:
- 精品 医学 专题 外科 诊疗 常规
